江西鄱阳湖站(湿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发布者:黄琪发布时间:2023-12-29浏览次数:10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经地方申报、专家评审、现场复核、专题审议,最终确定55个综合站为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承担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任务。由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江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申报的江西鄱阳湖站(湿地),成功入选。

江西鄱阳湖站(湿地)所在重点监管区域为鄱阳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包括江西鄱阳湖庐山站和江西鄱阳湖南矶站两处站点,两个站点各具特色,可在支撑服务生态质量监督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质量综合站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遴选为全国范围内首次遴选,涵盖了森林、湿地、草地、荒漠、海洋、城市、农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申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是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将有力提升生态监测技术手段与生态环境监测综合信息分析能力,促进江西省甚至是全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江西鄱阳湖站(湿地)站南矶站点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地处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沙湖南岸,矶山岛东北约200m处,由搭载了碳水通量监测涡度相关系统的铁塔、湿地长期监测和遥感地面验证样地,浮体系统、定期采样监测样地和相关的传输网络及服务器等组成。

南矶站点始于我校2013年与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建的南矶湿地野外综合试验站,2019年该站点接入市电,大幅提升了设备的搭载能力;2020年成为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预警平台的关键支撑站点;2021年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牵头,联合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共建江西鄱阳湖生态保护红线地面定位观测场;此次入选必将进一步推动站点的基础建设,科研支撑和科普教育等工作。

多年来,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持续加大野外站的投入,并积极与生态环境部门及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合作,打造技术团队,针对鄱阳湖湿地及周边区域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生态遥感地面验证、大型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估预警及生态保护综合管理专题研究等任务,不断积累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开放和扩大合作共享。此外,南矶站作为鄱阳湖湿地监测预警评估智慧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整合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地理环境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在线访问与共享,显著提升监测能力,为长江重要湿地保护和管理持续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附:站点简介 https://wzjc.cnemc.cn/info/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