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与实验室有关人员参与了座谈。自2005年以来,中国科协将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列为其重点建设的国际交流基地,从各方面给与支持。实验室主任鲍曙明向来宾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近况。王处长此次来江西考察,对江西的红色历史和人文自然环境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认为江西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很有特色,发展潜力很大,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在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对比南北方的水环境变化,王处长深有感触,认为中国的水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将来水环境危机可能会超越能源危机,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希望鄱阳湖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对于如何保存鄱阳湖这最后一盘清水能够做出贡献。王东海处长同时对实验室如何变弱势为强势,根据实际进行特色建设的经验尤为赞赏,表示中国科协将会继续尽可能地对实验室的发展和国际交流项目提供支持。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视察鄱阳湖重点实验室
2007年6月10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江西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李春燕,省科协副主席李雪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南,我校领导游海、眭依凡、蒋凤池、何小平、曹达忠,校长助理张平、熊大冶等学校其他部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教育部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实验室副主任郑林教授从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近期研究动态和成果、对外交流与合作及实验室总体发展情况等方面向孟书记汇报了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孟书记对于实验室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大力肯定。视察过程中,孟书记与我院研究生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就业形势以及我院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情况,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
科研动态
美国新罕布什大学肖向明教授在蒋巷等地开展调查研究
2007年5月23—25日,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新罕布什大学地球、海洋和空间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中心肖向明教授到余干县、鄱阳县和南昌县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刘影教授、行政秘书李鹏和赵永林(研究生)等陪同考察。这是肖教授继今年3月份来昌开展鄱阳湖区研究后,又一次来到南昌。此次来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南昌县蒋巷镇等地水稻取样情况、进行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分析及实地踏勘以收集相关一些数据资料等。期间,李鹏和赵永林向肖教授汇报了近期在野外取样、LAI分析以及实验室测鲜、干重等工作。
学术动态
第15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
2007年5月26—28日,第15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GEOINFORMATICS' 2007)在中国南京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美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专业委员会、美国地理学会GIS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联合组办。
鄱阳湖重点实验室鲍曙明主任作为此次大会的组委会成员出席了本次大会。实验室副主任陈晓玲、龚俊、毛建华以及实验室客座研究员赵强孙、实验室研究助理张征宇等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本次大会围绕“地图学、空间分析、可视化技术与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旨在交流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原理、方法、解决方案等各种议题,为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描绘蓝图。
综合信息
2007年我校地理学院硕士(统招)研究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6月1日至3日,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0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论文答辩。区域经济和人文地理两个专业共26位同学均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从论文答辩的情况可以看出,其中有超过半数的论文跟鄱阳湖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均是在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或相关的项目的支持(资助)下完成的,这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对鄱阳湖研究积极的参与与广泛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初见成效。
附:地理与环境学院04级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题目
答辩人 论文题目
1.文河根 人力资本构成、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江西省和浙江省为例
2.程 芸 产业集群与地区文化的协同演化
3.谭晓燕 江西省区域土地利用差异性研究
4.王 飞 鄱阳湖地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
5.李 玮 江西省城市化差异及动力因素研究
6.刘运伟 需求转型条件下北京休闲度假旅游吸引空间分异分析
7.庄检平 南昌市城市形态研究
8.文湖霞 江西旅游经济影响研究
9.王海燕 武功山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10.朱笑虹 江西星子温泉旅游创新与发展研究
11.易秀娟 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交通互动影响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12.雷 菁 江西省城市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13.陈 静 宜居北京交通便捷性满意度空间分析
14.甘晓辉 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以上饶市为例
15.李山勇 首都大型体育设施分布及其利用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16.夏 静 鄱阳湖湿地GIS开发及应用
17.刘纪辉 江西省非点源氮污染负荷估算及空间分布
18.刘胤雯 GIS支持下梅江流域植被变化与基流响应分析
19.刘志勇 梅江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20.顾中宇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其遥感提取
21.张海荣 人类活动对艾溪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2.宋玉斌 基于能值分析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丰城市为例
23.蔺瑞瑞 社区环境教育模式探讨——以南昌市社区为例
24.刘厚仙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25.周瑜芽 山区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视察鄱阳湖重点实验室
2007年6月10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江西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李春燕,省科协副主席李雪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南,我校领导游海、眭依凡、蒋凤池、何小平、曹达忠,校长助理张平、熊大冶等学校其他部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教育部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实验室副主任郑林教授从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近期研究动态和成果、对外交流与合作及实验室总体发展情况等方面向孟书记汇报了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孟书记对于实验室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大力肯定。视察过程中,孟书记与我院研究生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就业形势以及我院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情况,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
科研动态
美国新罕布什大学肖向明教授在蒋巷等地开展调查研究
2007年5月23—25日,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新罕布什大学地球、海洋和空间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中心肖向明教授到余干县、鄱阳县和南昌县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刘影教授、行政秘书李鹏和赵永林(研究生)等陪同考察。这是肖教授继今年3月份来昌开展鄱阳湖区研究后,又一次来到南昌。此次来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南昌县蒋巷镇等地水稻取样情况、进行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分析及实地踏勘以收集相关一些数据资料等。期间,李鹏和赵永林向肖教授汇报了近期在野外取样、LAI分析以及实验室测鲜、干重等工作。
学术动态
第15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
2007年5月26—28日,第15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GEOINFORMATICS' 2007)在中国南京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美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专业委员会、美国地理学会GIS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联合组办。
鄱阳湖重点实验室鲍曙明主任作为此次大会的组委会成员出席了本次大会。实验室副主任陈晓玲、龚俊、毛建华以及实验室客座研究员赵强孙、实验室研究助理张征宇等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本次大会围绕“地图学、空间分析、可视化技术与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旨在交流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原理、方法、解决方案等各种议题,为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描绘蓝图。
综合信息
2007年我校地理学院硕士(统招)研究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6月1日至3日,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0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论文答辩。区域经济和人文地理两个专业共26位同学均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从论文答辩的情况可以看出,其中有超过半数的论文跟鄱阳湖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均是在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或相关的项目的支持(资助)下完成的,这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对鄱阳湖研究积极的参与与广泛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初见成效。
附:地理与环境学院04级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题目
答辩人 论文题目
1.文河根 人力资本构成、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江西省和浙江省为例
2.程 芸 产业集群与地区文化的协同演化
3.谭晓燕 江西省区域土地利用差异性研究
4.王 飞 鄱阳湖地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
5.李 玮 江西省城市化差异及动力因素研究
6.刘运伟 需求转型条件下北京休闲度假旅游吸引空间分异分析
7.庄检平 南昌市城市形态研究
8.文湖霞 江西旅游经济影响研究
9.王海燕 武功山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10.朱笑虹 江西星子温泉旅游创新与发展研究
11.易秀娟 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交通互动影响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12.雷 菁 江西省城市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13.陈 静 宜居北京交通便捷性满意度空间分析
14.甘晓辉 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以上饶市为例
15.李山勇 首都大型体育设施分布及其利用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16.夏 静 鄱阳湖湿地GIS开发及应用
17.刘纪辉 江西省非点源氮污染负荷估算及空间分布
18.刘胤雯 GIS支持下梅江流域植被变化与基流响应分析
19.刘志勇 梅江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20.顾中宇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其遥感提取
21.张海荣 人类活动对艾溪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2.宋玉斌 基于能值分析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丰城市为例
23.蔺瑞瑞 社区环境教育模式探讨——以南昌市社区为例
24.刘厚仙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25.周瑜芽 山区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